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經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查通過👳🏽,2017年底印發,2018年秋季開始執行。《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就是新頒布的14門學科課程標準之一。從2003年《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到2017年《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為什麽要修訂?主要有哪些修訂?如何做好實施👸🏿?作為此次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修訂組兩位組長之一🧚♀️,筆者特在本期卷首語中撰文試著解答這些問題。
一、修訂的背景和意義
為改變我國教育觀念、教育體製📘、教育結構、人才培養模式、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相對滯後,影響了青少年的全面發展,不能適應提高國民素質需要🧝🏿,不能適應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需要的局面,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全黨、全社會必須從我國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局出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
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2001年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2003年3月教育部發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語文等15個學科課程標準(實驗),並於2004年秋季開始實施。實驗版課程標準力圖由傳統的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雙基”教學轉變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並重的“三維目標”,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坦言🖐🏿:素質教育推進困難👨🏽⚕️。面對這一狀況,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考試招生製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要求👐🏻,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分散學生的考試壓力🏌🏽♀️,對高中課程和高考改革進行統籌謀劃🤰。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明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這些要求的落實🫷🏻,迫切需要對實施了十余年的實驗版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進行修訂👲🏼,包括對實驗版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進行修訂,解決其主要以傳授知識和技能為主,對學生素養關註較少,對體育教學實踐操作的指導性相對較弱等問題🧑🏽🎓,以適應社會經濟🧑🏿🏭🍵、科技文化巨大變化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新的課程標準的主要變化
此次課程標準的修訂,全方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立德樹人導向📳,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突出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引領,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性質與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與學科核心素養、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與學業質量要求、實施建議等進行了全面、深入的修訂🧔🏽,其中最主要的變化是新增加了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
研究世界各國,包括我國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教育改革就會發現,所有改革框架都提到培養學生的合作交往、創新思維🛏、問題解決、數字信息🐳、了解世界、公民素養、獲取新知、生活技能等。這些表述其實便是核心素養👊🏿:個體在解決復雜現實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性品質⚧,是一種以學科知識技能為基礎,整合了情感、態度或價值觀在內的,能夠滿足特定現實需求的綜合性品質🙍🏻♂️,不只是知識與技能⚡️。
2014年3月30日印發的《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首次提出“研究製訂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即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在京發布💦🤲🏼: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
如果說傳統的“雙基”是課程目標1.0版🙋🏽♂️,那麽三維目標則是2.0版,核心素養就是3.0版🏊🏿♀️。通過把素質教育思想具體化、細化,轉化為學生應該具備的核心素養,以有利於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貫徹落實🧜♀️🧕🏻。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提出了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它是體育與健康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
如果說人的生命可分為自然生命🤶🏼、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三個層面的話💅🏼,那麽,自然生命是個體的物質存在,社會生命是個體與人、自然🧔♀️、社會形成的交互關系🧑🏻🏫,精神生命是個體的情感、觀念、思想、信仰等價值體系🫃🏽。人們在不斷追求著自然生命之長、社會生命之寬、精神生命之高🏊🏽♀️。而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之運動能力助自然生命之長,健康行為助社會生命之寬,體育品德助精神生命之高。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學生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三方面學科核心素養協調和全面發展,形成樂觀開朗、積極進取📱、充滿活力的人生態度,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成為一個人格完善的立體人,為新時代健康文明生活做好準備。
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以及圍繞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方面學科核心素養構建的課程內容、質量標準、教學實施建議,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立德樹人👨🏽🍼,促進全面發展🫸;尊重需求,培養運動喜愛🗡;改革教學🔄,發展核心素養;註重專長👨👦,奠定終身基礎;多元評價🚂,激勵更好發展🙋🏽♀️。
三、實施中的註意事項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增強狠抓落實本領”“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實施同樣如此🏀🧖🏿♀️。
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要依據《課程標準》的精神,結合本地實際,製訂切實有效的實施辦法,包括建立地方實施《課程標準》的組織機構🙇🧟♀️,製訂地方實施《課程標準》的政策與措施🏍,製訂地方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提供課程實施必需的環境與條件🈲,強化對課程實施的組織🆕、管理與督導👷🏽,保證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順利實施📉。
學校要加強對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課程標準》的指導,落實專人分管;製訂學校實施《課程標準》的計劃,包括具體目標和人員分工👰🏼♀️、工作內容與時間安排、必修必學和必修選學模塊安排↙️、資源開發與利用計劃、課程管理與安全細則和具體要求、學分認定辦法與學習評價指南;提供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的人力🧀💁🏽、時間和物質條件保障🙍♂️,包括建設與配備體育場地與器材🧔🏼♀️、保證體育與健康課時及課外體育活動時間不被擠占;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等。
體育教師要依據《課程標準》、地方實施方案和學校實施計劃🧏🏽♀️,製訂自己的實施方案。在教學目標上🎑,圍繞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為主要目標展開教學,用目標引領內容、方法、組織、評價等🤷🏽♀️;在教學方式上🌶,改革和創新教學組織形式,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究、自己學練、自我提高,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和興趣🐪;在教學情境上,結合所教運動項目特點、學生實際情況和課程資源,創造性開展教學,營造充滿活力、師生關系與生生關系和諧融洽的體育課氛圍;在運動負荷上,合理選擇教學內容,重視運動密度和強度🔹,保證學生充分的學練時間🗯,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每節課學生總體運動時間占課堂總時間的比例,即運動密度,應達到75%以上;單個學生練習時間占課堂總時間的比例,即練習密度,應不低於50%;學生的平均心率,即運動強度🦻🏽,應達到140~160次/分。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修訂後的新的課程標準開始執行的第一年。讓我們將修訂後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落實到課程實施的各個育人環節之中,著力發展素質教育,通過運動能力助自然生命之長,健康行為助社會生命之寬,體育品德助精神生命之高,培養學生成為人格完善的立體人,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本文已刊發於《中國學校體育》2018年第3期《卷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