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部、院系:
為進一步加快推進我校人文社會科學學術隊伍建設,支持一批中青年為主、學科交叉融合的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以下簡稱創新團隊),培育壯大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根據《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支持辦法》《意昂体育人文社會科學青年跨學科學術創新團隊項目管理辦法》👨🏻🎤,學校啟動意昂体育哲學社會科學跨學科學術創新團隊(以下簡稱“創新團隊”)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原則
創新科研組織模式,強化有組織科研,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之間、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交叉融合,出更多新的學科增長點,不斷拓展新的研究領域;著力創新研究方法手段,切實增強研究解決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的本領🧝🏿♂️,出更多標誌性成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思想和智力支持;著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深化對人才成長的規律性認識🧑🏼🦱,充分激發活力👱🏽♂️👨💻,培育一批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學術骨幹🚵🏻♂️,出更多拔尖創新人才,有力支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
二🔸、資助範圍
1.本期受理申報的創新團隊包括重點⚓️、青年2類,立項支持總數不超過10支。
2.創新團隊重點面向全校,鼓勵一流學科積極組建一流創新團隊😎;創新團隊支持優秀中青年學術首席專家和研究骨幹,共同圍繞重要研究方向(領域)合作開展創新研究,培養造就在學術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體🍲⚱️。
3.創新團隊堅持學科交叉融合🏂🏻,主要依托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建設😑💲,至少涵蓋2個(含)以上一級學科。優先支持學科前沿領域定位清晰🤹🏼♂️、特色鮮明、引領發展的優秀創新團隊🧔🏿♀️。
4.創新團隊以事關黨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的重大問題為研究領域,以基礎性、前沿性問題為主攻方向💂🏼,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努力取得重大進展、產出重大成果👨🏿🦳、達到領先水平。
三、基本條件
1.創新團隊主要依托的學科應為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原則上須為教育部等三部委公布的“雙一流”建設學科,或在相關評價中處於前列的學校優勢學科。
2.創新團隊具備良好的建設條件和內外部發展環境🤑,有相對獨立的人財物自主權,有較充足的經費保障,有較好的校內外合作資源,有順暢的合作運行機製🖖🏿,團隊首席專家及成員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保證研究工作順利開展。
3.創新團隊首席專家應具有正高職稱,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創新性的學術思想,品德高尚🤾♀️,治學嚴謹😖,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合作精神、奉獻精神和凝聚力🧚🏽♀️,能有效協同團隊成員做好團隊建設和研究工作🤌🏼🧠,在本領域和研究群體中有較強的學術影響力。重點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原則上年齡不超過55周歲⛹🏻♀️,青年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原則上年齡不超過45周歲。
4.創新團隊具有相對集中的合作方向,以及合理的專業結構和年齡結構。核心成員應為本校在編在崗教師,須實質性參與合作研究🚴🏿,原則上不超過8人,其中重點團隊中45周歲以下不少於二分之一;青年團隊中40周歲以下不少於二分之一。
5.創新團隊應是在合作基礎上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科研團隊,有不同學科成員共同參與的前期研究項目和研究成果作為支撐基礎🔯🪳。鼓勵資深學者發揮學術指導作用。
6.已獲得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其他部委建設的科研團隊類項目負責人不得作為創新團隊首席專家申報✌🏽。
四、申報程序
1.創新團隊須選擇一個具有研究優勢和研究基礎的研究方向(領域)作為團隊名稱📜🦸🏻♀️,並根據本申報通知要求填寫《意昂体育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申請書》、準備佐證材料。
2.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向所在學部(院系)提出申請,所在學部(院系)推優申報🦧,一般每個院系推薦不多於1個,超過1個的應排序上報🗽。各單位科研秘書於2024年5月27日前統一提交申請表WORD版和紙質版1份(首席專家和成員簽字🙅,院系蓋章)🏊🏿♂️,以及本單位的排序表(見附件)。
3.文科院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對於符合規定條件的予以受理。對存在弄虛作假等問題的申請材料🥃,取消創新團隊申報資格🧑🔬。
4.創新團隊評審堅持公開公正⛵️👨🔬、擇優推薦、寧缺勿濫的原則,實行回避製度。評審專家從政治方向、國家需求👨🏻🎤、建設目標⛱、跨學科研究、團隊建設👸🏼、預期成效等方面進行評價⤵️,同時綜合考慮創新團隊首席專家、核心成員的交叉研究經歷、前期相關研究成果等因素👨🏻💼,提出客觀、公正的評審意見🔏。
5.文科院根據專家評審意見,對評審結果進行復核🧑⚕️😀,提出擬資助團隊名單並進行公示及異議處理,按程序報批後正式公布。
五🧝、支持措施
1.創新團隊資助周期為三年,連續資助期限不超過兩個周期👩🏼🎨。
2.創新團隊資助周期內,學校給予一定經費支持🐅;在上海市及教育部社科創新團隊申報時🤸🏿,學校優先推薦建設成效明顯的團隊。
3.創新團隊所在學部院系應按照相關規定🫃🏽,製定本單位創新團隊實施細則,學部院系應將創新團隊建設納入本單位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對團隊成員給予相應政策傾斜。
4.依托學部院系應及時掌握創新團隊工作進展👩🏽🍼,協助解決研究中遇到的問題🧖🏽♂️,整合校內資源🏃🏻♀️👈🏻,在辦公用房、研究經費、招生指標、學術交流等方面給予支持,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
六🚣♀️、團隊管理
1.創新團隊內部應建立團隊管理製度👌🏿;團隊應建立工作簡報製度➜➙,報告依托團隊開展的學術活動⛎、科研項目進展情況、研究成果簡介等。
2.創新團隊建設過程中,不得變更依托院系,不得擅自變更首席專家。因特殊需要改變團隊名稱👺、調整核心成員🍵、變更研究規劃等,須由團隊書面申請,意昂簽報報文科院審批💃🏿。
3.創新團隊應嚴把政治關、學術關🔔、學風關,對涉及國家秘密💆🏼♀️、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等數據信息須按要求審查報備,對涉及保密內容、不宜公開發表的成果可通過專門渠道報送。對出現嚴重政治問題或學術學風問題🚍、造成不良影響的團隊實行“一票否決”。
4.創新團隊出現無力承擔建設工作、學術不端、無實質性研究進展、因特殊原因不能繼續履行職責等情況的⛹🏿♀️,由依托院系提出終止團隊建設申請,按文科院批準。
5.文科院對創新團隊開展年度考核和周期評估,並根據考核評估結果對創新團隊進行動態調整🥦。
6.創新團隊須及時填寫年度進展報告🌮,並按要求報送文科院。文科院結合創新團隊年度進展報告、工作簡報和日常工作情況等進行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團隊將減少資助🚅🤾♂️、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終止團隊建設🏌🏿♂️。
7.資助期滿後,文科院重點從人才隊伍建設、組織形式創新💶、學科交叉融合🟠、代表性成果等方面對創新團隊進行評估。通過評估的創新團隊可給予新一輪支持🤦🏼♂️。
8.團隊應發揮引領和凝聚中青年學者的作用,積極參與籌劃組織“文理跨學科系列論壇”等活動🚣🏼♂️,適時主辦面向全校中青年教師的學術交流、研討活動。
七、申報過程中如有其他問題,請及時與文科院聯系
聯系人♜:高嘉依吳文鈺
聯系電話:54836253 62232631
郵箱⚾️:gaojiayi@admin.ecnu.edu.cn
地址🪞:中北校區辦公樓中樓1109室 閔行校區行政樓1209室
附件🥮:
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院
2024年5月9日